跳到主要內容區

中山管院新進教師人物專訪-財管系張世賢老師

中山財管系張世賢老師
中山財管系張世賢老師
張老師於讀紐約大學博士班時居家附近的小河Ellicott Creek
張老師於讀紐約大學博士班時居家附近的小河Ellicott Creek
張世賢老師參加管院新進教師活動
張世賢老師參加管院新進教師活動
張世賢積極參與學術演講(第四排左三)
張世賢積極參與學術演講(第四排左三)
張世賢老師與IBMBA高永鎮老師(左)
張世賢老師與IBMBA高永鎮老師(左)
張世賢老師參加管院新春晚會與系上老師助理合影
張世賢老師參加管院新春晚會與系上老師助理合影
中山管院新進教師人物專訪-財管系張世賢老師
 
中山大學財務管理學系張世賢老師於2017年8月來到管院任教,老師是台南人。張老師說,他從小喜歡數學,長大後對金融市場也漸感興趣,「看數字的變動就會感到熱血沸騰,對投資也躍躍欲試。」曾想過創業,後來因緣際會被老師認為很有做研究的潛力而踏上學術這條路。
 

求知慾盛 取得雙碩士後  五年修完兩系博士課程

 
在台北讀完財金研究所後,好學不倦的張老師還希望能到國外進修、拓展國際視野,於是申請了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財務研究所,並順利取得第二個碩士學位。對於國內外的差異,張老師說,「我個人在台灣的學習相對以理論為主,但在國外則以應用為導向,如果能夠在研究所期間打好理論基礎,也同時涉獵實務應用,相信會對之後就讀的博士班很有幫助。」
 
隨後他到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攻讀博士,一開始仍專攻財務領域,但過程中因緣際會,也開始對營運和供應鏈管理產生興趣,進而思考著將兩個領域結合發展研究的可能性,張老師說「跨足兩個跑道讓我學到從不同角度看研究問題,除了原本的財務角度,增加了公司營運、供應鏈與策略管理的觀點,這對我研究啟發很大,也讓我成為跨領域的研究者。」他也在五年間修完兩個學系博士班的所有課程。
 

為財務管理著迷 跨領域研究主題多元

 
張世賢老師的研究橫跨財務與管理領域,如財務與營運管理之整合構面、計量經濟、行為財務、公司理財、存貨管理、供應鏈管理等,老師舉例說明他的研究主題,在營運或供應鏈管理的實證議題較少引進財務的觀點,而在財務管理的議題也較少從公司營運與供應鏈管理的角度切入,因此他會透過一些統計方法,找出潛在變數,再透過指標的建立賦予其經濟意涵,除了可以提供公司管理者當前的市場狀態,也藉由指標的變化分析提供一套預警系統,幫助公司改善營運與財務績效,增加市場競爭力。
 
其他議題還有如探討「企業上下游廠商信用交易的決定因素」可以從雙方營運管理、財務供應鏈管理或是其在社群網路結構的影響等多個不同構面進行分析。而在計量經濟上的主題則如:公司對於資產的調整速度可能來自總體經濟層面、產業競爭程度、營運面、財務面或是管理者的心理層面所影響(例如產業競爭越激烈,管理者越不敢怠惰,管理者應會對於加速對於資產的調整速度等)。
 

教學研究相長 他是老師也是學生

 
來到中山大學,老師在研究、上課之餘喜歡到海邊慢跑,「聞著海的味道,享受海風的吹拂,心情放鬆後,有時回到研究室就可以把研究難題解決了。」他也提及中山的研究氛圍很好,老師們很願意分享各自的研究議題,也很感謝管院管理學術研究中心經常辦理各種講座,邀請國內外學者演講不同領域的管理議題,好學的張老師除了經常出席聆聽,更會把握機會向講者提問,交流意見!
 
對於教學和師生互動,張老師認為課堂是一個知識交換平台,「學生從我身上學得東西,我也可以從他們身上獲得一些啟發。」他也會為每堂授課製作課後問卷,學生可以提出對於教學方式和內容的想法與建議,老師也會一一檢視,並在下一次教學中調整,讓同學更理解課堂內容,若遇到課堂中無法立即解答的問題,也會在課後回覆給學生。
 

勉勵學生不怕失敗  期許自己取得平衡

 
最後,老師提到第一年的教職工作非常忙碌,很多時候得把學校的事務帶回家做處理,經常工作到半夜,因為台灣和美國時差的關係,有時半夜就必須和國外的論文合作者開線上會議,也希望之後能在研究、教學與服務上取得更好的平衡。對於青年學子,他也勉勵大家面對挑戰不要退卻,即使失敗也都能成為未來成功的養分,「跌倒了不用急著站起來,尋找附近可用的資源,調整研究的方向與方法,繼續奮鬥,反而走得更長更遠!」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