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職涯】大學之道 主動出擊 在職場中發揚光大 別讓科系綁架你的未來

活動大合照
活動大合照
郭副院長致詞
郭副院長致詞
李俊毅學長分享職場心路歷程
李俊毅學長分享職場心路歷程
張鈞婷學姊與同學互動
張鈞婷學姊與同學互動

活動大合照


讀這個科系畢業有什麼出路?讀理工科只能當工程師?誰說讀該科系就一定要從事該領域的工作?隨著社會進步及時代變遷,傳統刻板印象正在逐漸被破除。為了讓學生學習跳脫科系框架,找尋屬於自己的職涯道路,中山大學管院職涯發展辦公室於11月1日舉辦「大學之道 別讓科系綁架你的未來」,邀請EMBA校友李俊毅學長(現職美商恩智浦資深工程師)以及IBMBA校友張鈞婷學姊(現職點子行動科技客戶經理),現場超過100位學生一同參與聆聽校友們,如何擺脫科系刻板印象、如何在職場中發揚光大。

「中山學子應打破刻板印象,追求自己所愛,修習有興趣的課程,才能快樂又有效率的學習。」活動首先由管院郭瑞坤副院長致詞,此外,也勉勵同學可以多參加社團活動、講座、競賽等方式,來發掘自身的興趣,探索職涯發展。科系不該是未來發展的枷鎖,更應是成長的果實。

破除工科刻板印象
培養更強大的軟實力

接下來由李俊毅學長分享自己的職涯心路歷程,學長的學歷背景皆為理工科,但迥然不同的是,學長曾擔任隆順集團的總經理特助暨專案經理,是與理工專業大相逕庭的領域。

學長也不吝跳脫舒適圈嘗試新的挑戰,因曾任專案經理一職,培養出更強大的軟實力,像是領導能力、管理能力、人際溝通等,讓他在帶領部屬時能更勝任。學長也提到部屬和同事間的科系背景與職涯發展並無太大的關係,主要成功的關鍵是維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及保有熱情,比起思考工作和科系間的關聯,專注於所屬的專案人、事、物和找到值得學習的榜樣,如指導者、經理、管理階層等才能夠有效益的學習。

學長鼓勵大家投入就業市場時,不要被科系限制,更建議大家要善用學生身分,建立起扎實的競爭力,像是語言能力、簡報能力、數據和保持終身學習的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自我投資,學長建議可以從薪水中撥出35%的比例來投資自己,精進實力,像是去學習外語能力或增強excel技能,才能一天比一天更進步,保有終身學習的態度。

喜歡什麼就去探索吧!
累積經驗+讓履歷加分

而張鈞婷學姊以自己豐富且多元的工作經驗,來給予中山學弟妹職涯選擇的參考及建議。學姊以輕鬆談天的方式演講,與學生互動,現場反應熱烈。學姊分享自己在美國就讀營養系,選擇修12或18學分,但學姐善用學校資源,多選修自己有興趣的課程,培養技能及探索職涯,雖然每學期繳一樣的學費,卻得到更多收穫。

學姊提到曾參加學校實習計畫,因此得以提前先瞭解職場面貌,進而更瞭解自我,認識工作環境,及找尋自身喜歡的職業。學姊提到,人生就是該多方嘗試、學習新知識,唯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未來職涯上開出一片天。學姊非常鼓勵同學們要主動出擊,像是參加實習可以親身體驗該工作職務是否為自己所好。除了能夠認識職場外,也可以累積經驗及讓履歷更加分。最後學姊呼籲大家好好利用學校的資源,把學習最大利益化,也可以多參加職涯相關講座,聽取各方人士的經驗,為自己的職涯準備做參考。

(人力資源管理全英語碩士學位學程陳雄生撰稿 / 管院媒體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