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職涯】管院學長來指路 讓資金不再成為你的創業煩惱 灣仔執行長這樣做

募資-大合照
募資-大合照
參與學生認真聆聽
參與學生認真聆聽
學生積極發問
學生積極發問

大合照

人人都有創業夢,然而現實的阻礙「資金」使得不少人不得不放棄夢想,但在這之中,也有成功的例外。

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在4月17日邀請到灣仔工作室的執行長陳則維Peter(畢業於中山企管系107級)來為有著創業夢的學弟妹指路,分享募資的核心與管道、灣仔的資金運用與發展歷程,揭開灣仔突破資金困難,走向成功創業的故事。

講座開始,Peter透過時下熱門動畫連結到創業的特質:創業的每一天就像是主角們準備上場比賽的過程,儘管覺得痛苦還是要往前、害怕不想面對還是要踏出步伐、麻煩的大小事還是得處理,說明創業光鮮亮麗的背後仍有困難需要克服,這是一條務實的賺錢道路。

接著帶入本次講座的重點之一:募資,談起募資,學生時常帶著一份活動企劃書走進店家就想得到贊助,卻沒思考到店家付出這筆錢能為自己帶來什麼利益,因此Peter指出,募資最重要的不在於你想要什麼,而是廠商/商家想要什麼,而怎麼做能創造出雙贏才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

那麼遇到沒有資金時又該如何創造資金呢?Peter分享了四個管道:

1. 群眾募資,常見平台如Flying、嘖嘖,目前以廣告行銷為目的,適合已有周全計畫的創業人使用。
2. 政府青年創業貸款,最高貸款100萬,前五年的利息低,需搭配青創講座才能貸款,且通過門檻較高,獲得補助前也得先思考在恢復正常利息的五年後該如何還清債務。
3. 投資人出資,中山大學和國家皆有提供部分預算給予創業人,重視ROI(短期創造效益的能力)、IPO(上市櫃公司),需能為投資人帶來穩定收入和發展。
4. 教育部補助案,例如:U-start、扎根計畫,補助金額從10萬到100萬,建議先修創創大學課程,對大公司旗下欲發展的小公司較有利。

找到適合自己的募資管道,做好相對應的安排,資金就能順利到手做使用

創業甘苦談
關鍵是「提高資金週轉率!」

緊接著Peter透過灣仔發展的實際案例,來說明資金流速的變動,工作室最初僅擁有20萬的資金基礎,第一年(2020年)目標放在景區紀念品,無奈遇到疫情,面臨囤貨壓力,且由於商品不是剛需,導致收益僅30萬;第二年轉型為客製化的紀念品,並將目標客群放在地方創生相關組織和基金會,創造80萬收益,看似利潤升高,Peter卻指出一件很重要的事,買賣賺錢與否,除了商品的品質好壞,還取決於主要客群的財力規模。

而第三年Peter嘗試將主力市場轉移至學校、政府等單位,透過企業常用的活動用品等剛需,創造200萬收益,由此可見商品種類選擇的重要;到了第四年,灣仔已是能與Casio合作、主辦市集的小有名氣工作室;今年是工作室創立的第五年,Peter期許透過與校園合夥人及課堂合作的組織規劃,持續去年的經營方式、製作銀行上市櫃公司和景區紀念品、短影音製作IP等方式增加收益。

短短五年內,工作室就將20萬增值至300萬,Peter不諱言地說道:「提高資金的週轉率!」透過生產並販售短期效益高的商品,不斷提高資金的使用率,使得少少的錢能變成百萬以上的黃金。

然而正如前言所敘,創業並非都是美好的,如果能夠再來一次,Peter提到會在以下三點做得更好:

1. 80-20資金運用,80%的資金投入在短期效益,20%的資金投入於長遠計畫。
2. 擴編設計與業務人員,招募該領域優秀人才,優化商品設計和業務執行。
3. 正職累積,多培訓員工進步,把人才留下來。

同時,Peter也給予募資規劃的建議,包括產品服務的設計、行銷客服、員工制度與升遷、謙虛心態、6個月存活資金等勉勵學生事前做好完善規劃,並且要有實際的執行能力。

最後,透過回答同學的提問,Peter給予許多建議,例如:不畏懼開發客戶、善用學生資格運用資源、行銷和客服做得好,自然而然會有人推薦資源等,讓現場聆聽的學生收穫滿滿,更加了解在創業的道路上,自己能進步的地方。

(企業管理學系林采葳撰稿 / 管院媒體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