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職涯】「專業能力培養不只是在課堂」探索產業 建立人脈 做自己的職涯設計師

 

當你陰錯陽差意外進入非本科領域,你會怎麼面對?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鼓勵在校學生辦理職涯活動,今年9月,邀集第二屆後燃計畫及臺北市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等單位共同合作,於 9/7 與 9/8 舉辦職涯講座,旨在鼓勵在校生探索課業外的可能性。

現任外商帝亞吉歐人資總監的人管所 92 級校友林瑋志學長,為我們帶來他在外商的職業經歷及職涯規劃建議。

「把握校內外資源累積實力,做好你的職涯規劃,你的未來都是無可限量的。」

林瑋志學長在開頭先分享帝亞吉歐公司的資源,以及對公司做了簡單介紹。非科班名校出生的他,卻擁有非常豐富的跨國公司資歷,這一切無非是因為好的職涯規劃。

接著林瑋志學長從國家的平均退休年齡談到,大多數人未來的時間都待在公司,因此選擇好的職涯非常重要。從反思、探索、發展、連結這四個點的經驗與困難來介紹自己的職涯發展。

林瑋志學長指出,在校期間專業知識的累積及出社會後的能力培養都非常重要,而這兩者都會影響自己的職涯。他一開始的夢想為資訊工程師,但因為人力分配錯誤,意外分配到 HR 的職位,也是在這段時間,他發現到 HR 透過行動感染他人,非常符合自己的價值觀及興趣,在擔任HR的五年的時間內,林瑋志學長持續學習 HR 的基本功,而這也讓他獲得外商的 offer,並因此開始了 長達20 年的 HR 生涯。

「千萬不要被你所念的學校或科目給限制住了。」林瑋志學長提到,很多時候你對這個產業的認識、了解,反而才是你加分的利器,多多探索不同的領域,了解自己想要的職位,能夠讓你獲得更多不同的機會。林瑋志學長透過自己的職涯經驗,描述各產業的生活方式,例如酒商的工作多數活力四射,速食產業強調 sop,透過反思該產業的工作氛圍,可以判斷自己的價值觀是否真的適合這個產業,並因此聚焦自己真的想要的職涯。

在校期間,如何做職涯規劃?林瑋志學長提到在學校、課業外的發展及履歷的準備同等重要,並且實習對於在校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可以透過學校講座或實習平台等資源,獲得相關的機會,例如:Cake Resume 提供豐富的職業介紹及能力培養,協助求職者的履歷從競爭者中脫穎而出。

學生又該如何拓展人脈?「可以透過多參加職涯講座認識校友及業師、善用校內外職涯資源。」除此之外,也可以透過實習或就學的相關經驗,來認識一家企業及建立人脈。例如學長本身因就讀人管在職班,由在職班同學引薦而開啟外商職涯。

「來跨國企業,你要具備很高的學習力及要非常自律,不然很容易迷失自己。」儘管跨國企業的待遇非常好,以帝雅吉歐集團為例,員工能選擇居家遠端上班,但這就必須具備相對高的自律性。保持自我管理,用世界觀的眼睛看世界,建立國際的人脈網路,你會獲得很多特別的機會。

「專業能力培養不只是在課堂。」林瑋志學長最後以 70、20、10 理論作總結:70% 在工作上的學習,20%與同儕的學習,10% 則專注於課堂學習,用以上法則綜合前述經驗,相信你也能成為專屬的職涯設計師。

 

💡後燃計畫,是個由中山大學在校生發起並籌備中的計畫,活動內容為別具特色的兩場工作坊、四場演講及兩場大型新生交流活動。希望透過分享在校生和校友的成功經驗,展現大學生學業外的更多可能性。

 

(企管系大三程韋文撰稿 / 管院媒體編修)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