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劇藝學長的劇場人生 打造「創造感受力」的團隊 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上台一分鐘,下台十年功。」一位劇團團長,如何在劇場人生中發現自己的志向,朝著夢想前進,帶領劇團在舞台上發光發熱?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鼓勵在校學生辦理職涯活動,今年和第二屆後燃計畫及臺北市國立中山大學校友會等單位共同合作,舉辦豐富職涯講座,旨在鼓勵在校生探索課業外的可能性。
此次講座,我們邀請到劇藝系102 級的張皓瑀學長,以「劇場人生」為題,讓學生了解表演藝術相關的專業要如何活用,讓自己成為一個跨領域的人才。
「不斷嘗試,便會找到自己的路」
從幕前到幕後的心路歷程
「知道自己愛表演,便懵懵懂懂的加入了中山大學劇藝系」,張皓瑀學長說,之後從畢業,就一直待在劇團中,其實一開始的劇場人生不太順遂,但在演戲過程中發現表演有難度,雖然在台下表現優良,但到了舞台上卻會表現失常。
學長更補充道,其實他上台前都會非常緊張,甚至手抖,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花了非常多的時間改善。
然而,在某一次擔任導演時,偶然發現自己對於表演很有想法,並且非常享受在台下看著舞台上的人閃閃發光的樣子。進而讓自己發現,其實自己更適合擔任導演的位置。
熱血成立「橄欖葉」 支持劇團產業
然作品越受肯定,經營越挫敗
在確認自己的興趣後,張皓瑀學長便決定成立劇團。學長提及當時是高雄劇團沒落的時期,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在這個階段成立劇團,並把劇團取名為「橄欖葉」- 有著希望的意涵,學長相信用心地做每一齣舞台劇,便能讓舞台劇重新興起,希望能為高雄的劇團圈帶來一絲希望。而在劇團壯大後,作品慢慢地受到業界肯定,但也遇到了經營上的困難,包括成本變高、工作負荷過重、時間管理問題等……。
「什麼都沒有的時候,反而清醒了!」
轉型成為「創造感受力」的團隊
在遇到低潮期時,張皓瑀學長決定轉型成為一個「創造感受力」的團隊,發現感受力正是公司職員最需要的,於是就開始和教育單位、基金會及企業合作,希望能透過劇場小遊戲讓大家對於生活更有感受。
在講座的最後,學長也對自己目前的劇場人生做個總結,從一開始找尋熱情、磨練專業,到現在的他釐清了自己的優勢,持續突破更創造價值。相信同學也能從中了解找到自己興趣的重要性,更希望同學能活用自己所學,創造更大的社會價值。
(企管系大二 黃芯誼撰文/管院媒體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