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職涯】2025 後燃計畫|從環境工程仔到職涯諮詢師:海工所Ken學長 讓逆境彎路化為職涯導航指標

發佈日期 : 2025-10-20

一段跨海跨領域的探索旅程

「職涯沒有標準答案,唯有勇於探索,才能找到真正適合自己的道路。」這是中山大學海工所碩士 106 級校友、現任中鼎集團資源循環事業群業務主任——Ken,在後燃計畫講座中分享的人生體悟。從大學的迷惘到跨足環工、科技、軟體與工程產業,最後走向職涯諮詢師之路,他用自身的故事帶領學弟妹看見跨領域探索的可能性。

從吊車尾到跨界嘗試:一段曲折的起點

Ken 坦言自己在學生時期歷經起伏:從名列前茅到吊車尾,甚至一度覺得被放棄。「對環境工程沒有情感,但還是唸完了,」他笑說。也因為缺乏熱情,他選擇透過簡報設計、圖文創作來找到自我價值。樂觀的個性成為他面對挫折的重要支撐,也種下未來跨界的契機。

職涯摸索:從環工到軟體,再到工程業務

畢業後,Ken 的第一份工作是環境工程師,之後跨足中國科技業擔任施工經理。「薪水高,但每天加班到半夜,甚至還得應酬,讓我意識到自己沒有生活。」於是,他轉往軟體業,成為專案經理,發現自己更喜歡做簡報、與人互動,而非專案控管。兩年後,他又回到工程產業,成為業務主任,專責標案談判與客戶需求對接。「這段過程讓我更清楚自己適合站在人群前端,和人交流。」

海外視野與自媒體的養分

Ken 曾被派往印度調查自來水需求,也在中國爆肝生活後選擇回到台灣海邊思考人生。海外的經歷讓他深刻體認環境工程對社會進步的重要性,也啟發他觀察不同國家的發展。回到台灣後,他投入自媒體經營,透過心理學與簡報分享找到熱情與成就感。「我原本只是嘗試,結果越做越有自信,還能幫助別人,這比高薪更讓我滿足。」

職涯新篇章:成為諮詢師

自媒體經驗讓 Ken 開始鑽研心理學,並考取職涯諮詢相關證照。他以「職游旅人卡」等工具,協助他人探索個人特質與職業方向。「職涯探索就像內三角與外三角的連結,先盤點自己,再往外部世界尋找對應。」他希望未來能持續在職涯輔導領域深耕,幫助更多年輕人少走彎路。

給大一的叮嚀:勇敢試錯,不怕失敗

對於學弟妹,Ken 勉勵大家把握大學時間,多元參與、勇敢失敗,開拓眼界。他強調,跨領域投擲並非一蹴可幾,而是透過不斷試錯,找到核心興趣與能力。「不要害怕砍掉重練,每一次轉換都是重新開始的機會。」

Ken 的故事展現了一段「跨海跨領域」的探索旅程,從迷惘到找到職涯定位,證明了職涯不是線性發展,而是一場勇敢尋找與不斷重塑的過程。

💡後燃計畫

是個由中山大學在校生發起並籌備中的計畫,活動內容為別具特色的兩場工作坊、四場演講與論壇及兩場大型新生交流活動。希望透過分享在校生和校友的成功經驗,展現大學生學業外的更多可能性。

(企管系大三曾冠堯撰稿)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