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114-1 職涯準備】從自我覺察到行動藍圖:台美雙律師童文薰談「做自己命運的主人」

掌握主導權:從自我覺察出發,開啟職涯藍圖

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職涯準備」課程,授課教師張姮燕於 10月9日 (四) 邀請台美雙律師,也是智慧行動公司創辦人的童文薰女士蒞校演講,以〈生涯規劃:挑自己最強的項目 做自己命運的主人〉為題,輔以清晰的框架與方法論,從自我覺察、目標管理到行動策略,提出一系列可落實的生涯建議,建議同學如何把理想藍圖轉化為職涯目標。

演講開場,童律師引用《富比士》雜誌歸納的九項生涯建議,勉勵同學首要任務是認識自己,並對自己的人生全權負責,建議必須花點時間審慎思考,知曉自己在做什麼、喜歡什麼後,再安排下一步。律師也建議同學將生涯規劃分階段訂定明確目標,並定期檢視自身擁有的能力與待補的關鍵技能,並釐清自己最在意的事,以作為抉擇的方向。此外,也應主動尋找人生導師,並透過分析過往成功經驗,歸納出可重複運用的策略。最後,律師鼓勵同學持續不斷地學習,讓「思考」與「成長」成為日常習慣,勉勵年輕學子要清楚知道自己想成為誰、現在在哪裡、下一步要做什麼,描繪可履行的職涯藍圖。

AI 時代下的競爭力:創造力與表達力是關鍵資本

演講中,童律師與同學分享,生涯規劃的核心在於先定義「自己的成功」,再辨識導致失敗的原因。面對生成式AI的浪潮,她提醒同學不會被淘汰的根本,是把握自己的創造力與寫作能力;能提出新點子、把想法寫清楚、說明白的人,在任何產業都不可或缺,但若把練基本功的機會交給 AI,反而會削弱自身競爭力。她建議同學從興趣出發,提早做功課,主動蒐集與思考產業趨勢、商業模式、關鍵數據與風險解法,讓「熱愛」成為長期準備,當機會來臨,才能憑實力把握舞台。而面對壓力時,律師與同學分享「蝴蝶擁抱法」,這是一種簡單卻有效的自我安撫技巧,能在情緒焦慮或壓力過大時幫助自己穩定下來,重新回到思考與行動的軌道上。

在面對「薪水與興趣」的抉擇時,童律師則明確指出應該優先選擇興趣,唯有真正熱愛一件事,才能投入時間與精力不斷精進,進而累積專業與成就。「當你有熱情去做一件事時,未來說不定就會成為總經理。」律師笑著鼓勵同學,興趣與熱情會帶來長期的發展潛力,薪水也會隨著實力與價值的提升自然成長。

打破二元框架:學會在困境中看見更多可能

最後童律師提醒同學,人生從來不只是一與零的選擇題。她說,我們常習慣用「對或錯」、「成功或失敗」的二分法看待世界,卻忽略了「從一可以數到十」之間還有許多可能性。她鼓勵大家在困境中學會看見更多路,不被單一答案綁架,因為生活中充滿轉折與變化,每一次選擇都能產出不同的結果。她語重心長地提醒同學,不要把結束生命當成唯一的出口;人生會有低谷,但那只是過程,不是終點。只要願意停下來深呼吸、整理情緒,仍然有許多能重新開始的機會。童律師以溫柔而堅定的語氣說:「當你願意從一數到十,就會發現世界還在、希望也還在。」

經驗累積力:職涯方向從實踐中自然浮現

在交流段落中,有同學提問為何當初選擇成為律師。童律師表示,起點其實並非早早鎖定,而是在尚未看清未來方向時,選擇先進入產業歷練,讓現實經驗成為自我覺察與決策的素材。律師分享選擇職業的關鍵,並不在一開始就找到標準答案,而是用盡身邊可及的資源,例如向前輩請益、主動實習與旁聽、做專案與競賽、閱讀與進修等,把每一段經驗都轉化為能力與線索,當時間成熟,下一步自然清晰。律師以自身為例,鼓勵同學們在同一階段累積約兩、三年,完成既定里程碑後便勇於跨到下一階段,刻意去學新東西、換更難的題目,讓職涯節奏在穩定中持續上行。

童律師的分享呼應了職涯準備課程的核心目標:協助學生認識自我、探索方向並培養行動力。律師以自身經驗說明,職涯發展不在一開始就找到標準答案,而是透過實習、專案與持續學習,在實踐中釐清興趣與定位,也鼓勵同學善用課程所學,將目標管理與行動策略落實於生活與未來規劃中,逐步打造專屬的職涯。

(財管所碩二 卓婕容同學撰稿)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