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東協經濟新際遇 雷丁大學馬來西亞校區商院院長 剖析大馬創業與創新商業模式
隨著AI技術快速發展、全球貿易戰持續影響經濟布局,東協地區的商業模式正迎來新一波變化。各國積極運用新興科技,培養具創新與韌性的創業能力。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職涯發展辦公室於2025年10月15日舉辦全英文「大學之道」通識講座,以「馬來西亞創新創業市場剖析」為主題,吸引超過100位學生參與。現場互動熱烈,學生踴躍發問、展現高度國際學習熱情。
講座由職涯發展辦公室張世賢主任開場致詞,並以大合照與Kahoot! 問答暖場,讓學生以有趣方式認識馬來西亞文化。主講人為雷丁大學馬來西亞校區商學院院長Dr. Teck Yong Eng,以AI發展為切入點,帶領學生思考科技對人類的影響。
Dr.Eng指出,AI為生活帶來極大便利,但也可能造成「認知外包」,使人過度依賴科技、降低批判思考與專注力。他透過數據圖表說明全球智商增長速度已趨緩,提醒學生:雖然ChatGPT等工具能幫助思考,但人類仍要保持獨立思辨與判斷力,避免被AI取代。他進一步說明,數據是AI與創業創新的核心資源。企業必須學會將資料轉化為策略與知識,才能維持創新能量。然而,在發展AI策略時,也要注意決策不透明與信任問題。例如,AI在輔助診斷癌症時,雖能提高準確率,但醫師仍需進行「AI詢問 (AI interrogation)」以確認結果合理性,顯示AI難以完全取代專業判斷。
Dr.Eng 繼而分析全球地緣政治與中美貿易戰對供應鏈的影響。他以美國「MAGA (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政策為例,說明蘋果公司 (APPLE)等企業的全球布局已受影響。隨著美國關稅政策改變,全球供應鏈重組,外資逐漸一齣中國,轉向東協國家。馬來西亞因此成為關鍵節點,成為產業運輸中繼站,而泰國、越南也受惠於外資轉移,東協地區成為新興投資熱點。
Dr.Eng 提到,面對這股浪潮 「數位創業與開放式創新」將成為主流。他以GitHub平台與PalmPilot轉型為PayPal的案例,說明開放式合作與靈活創新是企業成功關鍵。馬來西亞目前也正積極展現其經濟潛力,從基礎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業與軟體開發能力,並透過政府設立特區與自由貿易港,吸引外資進駐。
在Q&A時段,學生踴躍提問。Dr.Eng分享馬來西亞相較其他東協國家的五大優勢:
- 多語環境 (英語、中文、馬來語並用)可降低文化隔閡;
- 政治相對穩定、社會開放;
- 物價與人力成本低;
- 地理位置具區域優勢;
- 政府支持創新創業政策明確。
他鼓勵學生持續培養專業知識與批判思考,勇於面對快速變化的全球局勢,並善用AI與數位科技開創國際新局。本次活動亦同步開放線上直播,邀請「女性創業飛雁計畫」與「AWE女性創業學院計畫」貴賓線上參與,展現中山管院對多元人才與產學鏈結的持續支持。
活動由中山管理教育基金會贊助辦理。
(中山管院職涯辦公室供稿 / 管院媒體編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