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管學中心】科技與永續如何雙贏、半導體產業求職攻略,兩位高階人資主管來解答

發佈日期 : 2024-06-03


參與嘉賓及師生大合照

科技業作為現代社會的推動者,扮演引領未來發展的角色,其中,AI的發展成為產業關注重點和趨勢;隨著AI的應用,其帶來的能源消耗問題也凸顯出企業實現永續發展的挑戰。在台灣,半導體產業是科技業的重要組成,一直是台灣求職者關注的核心,但卻有很多人對產業運作及求職要領並不了解。管理學術研究中心本次很榮幸能與台灣科學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南區辦事處共同合辦「與地方共好系列活動-科技公益講座中山大學場次」,分別邀請到台灣默克集團周世嘉人資長,及聯華電子吳展嘉部經理,為我們揭開科技業的神秘面紗!


演講開始前,主辦單位與蒞臨中山的貴賓們來張大合照

 

以科技力驅動永續力 實踐永續

AI人工智慧的蓬勃發展,正改變產業互動和運作的方式,進而塑造一個連結性更高的世界。其中,交通、教育、和醫療保健等多項領域都深受AI技術應用的影響。以醫療領域為例,透過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分析,AI技術推動個人化醫療,為患者提供客製化且更精準的治療方案;然而,AI技術的發展無法離開硬體基礎,晶片作為AI系統的核心組件之一,在製造過程中對化學材料的純度要求越來越嚴格。對此,默克的電子材料供應系統能提供先進的電子材料,賦能晶圓製程,從而推動電子產業進步和產能提升。

AI發展也帶來能源消耗的問題。根據研究顯示,平均使用一次ChatGPT搜尋所需要消耗的能量是使用Google搜尋的33倍!因此在科技進步的同時,也需要尋找更多節能方案來應對這個挑戰。周世嘉人資長提及默克集團除了實現商業價值外,也積極創造社會價值,像是透過材料創新,推動半導體元件的節能,減少製程中材料與氣體的浪費,並針對溫室氣體排放、水與其他能源積極採取應對措施。舉例來說,和群創光電合作推出液晶智慧窗,改善玻璃建築能量損失並達到節能減碳的目標;此外,工廠也積極數位轉型成為智慧工廠,提高生產效率的同時、也實現永續發展。透過創新技術和實踐永續,默克不僅為AI發展提出解決方案,也展現對環境可持續性發展的承諾。


周世嘉人資長分享台灣默克集團如何實現永續的數位化生活

認識科技業,半導體公司求職大解密

在半導體產業中,「IC」是產業的核心。IC製程是將數百萬至數億顆電晶體、電阻、電容和電感集成在一小片矽晶片上,這需要高度技術性的人才,相較於傳統產業的勞動密集型工作,半導體產業的技術門檻更高、產品製程更加複雜,且產品需求不易被取代,也因此半導體產業的前景未來發展高,許多求職者都渴望進入這個產業工作。


吳展嘉部經理強調高科技產業更看重求職者的態度

 

吳展嘉部經理以資深主管的角度,從求職、面試到履歷自傳分享以下數個關鍵要領,協助學生未來能更順利進入半導體產業:

  1. 求職管道:除了常見的求職網站外,內推也是一個重要的渠道。透過人脈關係或教授、校友介紹,能夠大幅提高求職成功率。
  2. 履歷撰寫技巧:內容突顯相關專業技能和工作經驗。撰寫使用STAR原則有助於條理表達事件;此外,將成果數據化更直觀地展現個人能力與價值。
  3. 自傳撰寫技巧:自傳撰寫可以自我介紹30%、專案經歷50%、未來期望20%的比例分配,同時內容是能讓面試官真心感受到你的熱忱與價值。
  4. 企業重視特質:除了展現個人專業能力外,抗壓性、團隊合作能力、溝通能力、解決問題能力都是企業會看重的特質。
  5. 面試準備:面試要具備良好表達能力,能清晰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展現邏輯能力;針對面試問題,能給予分析的過程,最後提出建議。


活動當天盛況,吸引近百位學生報名參加、共襄盛舉

 

演講後半段的問答時間,學生們踴躍發言,積極把握這次難得的職涯機會。其中有一位學生問到:「中山大學的學生,相較於台清交等北部頂尖大學的學生,在企業選才過程中具備什麼樣的優勢呢?」吳展嘉部經理給予了正面的回應:「中山大學的畢業生已經習慣南部的生活環境,而且素質相當不錯。我們更看重的是他們是否有心長期在南部發展,並會綜合考量個人的特質、求職態度以及所學背景,選出最適配的人才。」

另一位現場學生則問到:「進入科技業需要具備的英文能力或檢定為何?」這個問題不僅是現場與會者關注的議題,也是所有求職者普遍關心的。周世嘉人資長與吳展嘉部經理一致認同並給出見解:「並不一定需要通過特定的英文檢定,更重要的是能夠清晰地用英文表達自己的想法,具備邏輯性和思考性。」此外,他們強調,日常工作中勇於使用英語,敢於表達,才是真正需要的。

相信透過兩位高階主管的親身分享,現場學生必然收穫滿滿,對於科技業的了解更加深入,無論是在求職技巧、職涯規劃,還是產業趨勢上,都獲得了寶貴的指導。期望未來他們能夠運用所學,順利踏上職涯之路,為科技產業注入全新活力。

(企研所碩一王如婷撰稿 / 管院媒體編修)


演講後半段問答時間,學生們踴躍發言、保握這次難得的職涯機會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