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2025亞太論壇登場!聚焦貿易戰、關稅戰與全球布局——產官學精英齊聚台北,共探單邊主義下的亞太新局

發佈日期 : 2025-11-20


與會專家貴賓合照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版圖劇烈變動,「單邊主義」正成為撼動自由國際秩序的關鍵力量。面對美國優先政策延伸出的貿易戰與關稅戰,全球供應鏈重新洗牌,亞太市場更成為國際投資與地緣政治角力的核心戰場。

臺灣所處第一島鏈的中心位置,主張與民主國家建立多邊合作協議,一方維持臺灣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同時也回應對單邊主義的安全疑慮,確保其生態系統的完整與韌性,因此,企業界必須密切關注單邊主義發展,尋找產業生態系的最適狀態,並動態調整投資組合,以確保投資回報。

在此脈動下,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於11月15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2025 亞太論壇」,以「貿易戰與關稅戰:單邊主義下的亞太經貿趨勢與布局」為主題,吸引產官學界逾百位專家、企業領袖與EMBA校友出席,共同剖析未來經貿趨勢與企業布局策略。

本論壇旨在回應正在快速變動的國際環境。面對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供應鏈區域化、地緣政治風險升高,各國企業正重新調整產業生態系、投資組合與跨國佈局。身處第一島鏈核心的臺灣,更需在與民主國家的多邊合作與安全戰略之間取得平衡,維持在全球供應鏈中的關鍵位置。本次論壇特別設計跨領域對談,讓與會者掌握亞太經貿新情勢下的機會與挑戰。

論壇由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林豪傑開幕致詞,並特別邀請知名財經主持人、理財專家夏韻芬擔任嘉賓主持論壇。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院長林豪傑開幕致詞及擔任與談主持人;知名廣播主持人、理財專家夏韻芬擔任本次論壇主持人

🔹景氣展望:單邊主義下的全球與台灣經濟

首場專題由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主講「2026 年景氣展望」。吳董事長從美國川普總統的經貿政策切入,包括對臺關稅談判後續可能走向、全球供應鏈調整、聯準會貨幣政策、川普「大而美」減稅法案與美國勞動市場變化,深度解析台灣面臨的挑戰。吳董事長預期,美國關稅的課徵,長期牽涉到困難的產業結構與消費習性的調整,2026年我國經濟成長力道將明顯減緩,此外,K型態經濟將更為明顯。企業除了短期的因應措施外,對於企業的長期生產鏈配置與對較長期結構的轉型策略,宜整體前瞻性規劃。


台經院董事長吳中書主講「2026年景氣展望」議題,深度解析美國川普總統的經貿政策,台灣面臨的挑戰

🔹圓桌論壇: 2026全球經濟展望下的產業機會與挑戰

接續登場的「2026全球經濟展望下的產業機會與挑戰」圓桌論壇,由林豪傑院長主持,與談者包括:台灣經濟研究院董事長吳中書、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理事長林若雩。三位與談者從各自長期觀察的領域切入,分享對國際經濟局勢、亞太供應鏈變動與產業發展趨勢的專業見解。

論壇與談中,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根據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今年8月的判決,川普政府依據《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IEEPA)所實施的「對等關稅」措施「非法」且「越權」,判決也指出IEEPA並未授權總統對於進品商品課徵廣泛關稅,這代表美國可能須退還依據該政策已徵得的稅款,這對於臺灣的傳統產業與被課不對等關稅的企業都是一個轉圜契機。


中華經濟研究院台灣東協研究中心主任徐遵慈指出,川普政府依《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所課「對等關稅」屬越權、非法,可能須退還已徵稅款;此判決為台灣傳統產業帶來轉圜契機。

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理事長林若雩指出,「川普2.0」關稅政策較首任更具系統性與戰略目標,對全球供應鏈與貿易秩序帶來深遠影響。在川普2.0時代,美國將持續透過關稅、供應鏈合作與印太戰略強化其在亞洲的影響力。面對新局,東南亞台商積極調整布局,新南向投資展現亮眼成果;台灣企業也須擴大全球布局、打造亞洲全球化人才中心,建立具吸引力的資本市場環境,使台灣成為「亞洲的納斯達克」。


台灣東南亞與南亞協會理事長林若雩分析東南亞台商對「川普2.0」對等關稅的回應

🔹Reciprocal 因果關係:從企業經營到社會結構的深度思考

第三場邀請勤美集團董事長林廷芳以「Reciprocal 因果關係」分享觀點。林董事長從台灣外貿局勢、全球貧富差距擴大、社會結構性老化問題惡化;去中心化趨勢與川普貿易戰後的產業鏈重整,正推動製造業從亞洲長鏈轉向鄰近市場的短鏈模式。他以「大型企業如動物逐水草、中小企業如植物在地生根」比喻企業定位,並以台灣產業聯盟與跨業合作案例,包括半導體在地供應鏈、義美投入智慧製造、鴻海與東元結盟等,說明產業整合與合作生態系將是提升競爭力的核心關鍵。


勤美集團董事長林廷芳指出臺灣產業透過策略聯盟與跨業合作,成為企業成長新動能

 

🔹圓桌論壇:企業如何迎戰單邊主義?

壓軸論壇「單邊主義下企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由中山管院 EMBA 執行長蔡佳芬主持,與談者包括:勤美集團董事長林廷芳、鋐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黃文彬、工研院ISTI研究總監簡文強。


國立中山大學管理學院EMBA執行長蔡佳芬擔任與談主持人

其中,黃文彬董事長分享鋐昇實業面對單邊主義下的轉型歷程,強調企業「韌性」與「敏捷性」的重要性,鋐昇實業在短時間內重新調整國際化擴張策略、盤點各項海外公司的關稅優勢、將臺灣設定為全球高階商品研發與設計主要據點、越南為主流產品的發貨地點,同時也申請經濟部專案計畫補助、協助鋐昇實業導入5G-AIoT等科技。


鋐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文彬就單邊主義下企業的衝擊與因應策略提出見解

簡文強研究總監指出,單邊主義的衝擊已超越關稅與貿易,正重塑全球新科技秩序,各國紛紛將AI列為國家級戰略投資項目,在 2024年全球AI國家競爭力指標中,台灣已由第26名上升至第21 名,但推動國內百工百業導入AI為當務之急,為使臺灣達成智慧科技島的願景,政府推出「臺灣AI新十大建設」,期望於2040年時,能創造15兆元以上產值、50萬個高薪就業機會,打造百工百業AI生態系以提升國家競爭力,讓台灣在未來科技競局中持續提升國家韌性與產業戰略地位。


工研院ISTI研究總監簡文強表示,政府推出「臺灣AI新十大建設」,使臺灣達成智慧科技島的願景

 

論壇最後由中山管院亞太EMBA班主任陳旻男致閉幕詞。本論壇特別開放中山 EMBA 校友與學員參加,吸引眾多企業高階主管與實務專家到場,展現中山管院在高階管理教育、產業連結與國際交流上的深厚能量。


中山管院亞太EMBA班主任陳旻男致閉幕詞

 
2025亞太論壇」吸引產官學界、企業領袖與EMBA校友出席,場面熱絡,各界共同從多元專業角度研析亞太經貿新局。

🔈115學年度 中山EMBA&APEMBA 即將開始招生!
報名日期:2025/11/21(五)12:00 - 2025/12/16(二)17:00
官方網站: https://emba.nsysu.edu.tw/
國立中山大學EMBA辦公室:07-5252000 # 4503~4505

(管院撰稿編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