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涯】2025 後燃計畫|把世界當書讀完!企管系劉宜欣學姐:用雙腳翻頁,用行動寫人生


「人生是一種選擇,選擇前,不猶豫;選擇後,不後悔。」後燃計畫邀請曾經榮獲「世界公民島十大青年旅行家」,現任國泰人壽推展處經理、企管系102級的劉宜欣學姐回校分享走訪世界的每個角落的體悟與信念。對她而言,旅行不只是跨越國界,更是一次次自我突破與心靈成長的契機。
旅行是最真實的老師
從大學時期開始,宜欣學姐就立下了「Think big,act smart,以終為始」的座右銘。這份信念時刻提醒她:每一個選擇都該以未來的目標為出發點,想清楚自己想達到的高度,再回過頭努力奠定基礎。這樣的想法不僅影響了學生時代,也延續到步入職場後的日常。
學姐提到,旅行是一種延伸學習的方式。大四那年,為了突破自身懼高的心魔,他挑戰了紐西蘭的高空彈跳。站在平台上的那一刻,恐懼與掙扎交織,但當毅然縱身一躍,不僅戰勝了恐懼,更從中學會:當你勇於跨出第一步,後續的勇氣會源源不絕。
從志工到教育者:付出改變人生
早在 20 歲時,宜欣學姐就曾遠赴突尼西雅參加國際志工計畫。在異國服務,她第一次深刻體會「付出」的價值,並理解到影響他人生活的力量,能夠悄悄地改變自己的一生。這段經歷成為他之後職涯的基石。回到台灣後,毅然決然選擇到偏鄉兒福機構服務,陪伴當地孩童成長,而這份選擇也讓她更堅定地認知到:教育不僅是單方面的傳授知識,孩子們同時也成為了他的人生導師,讓她學會了「珍惜」。
學姐回憶,在泰北邊境長頸族的村落,親眼見到當地人因為文化與生存條件的限制,而無法擁有更多選擇。那一刻,她深切體會到,在世界角落存在許多「身不由己」的現實,並更懂得珍惜自己所擁有的資源。
累積多元經驗,創造未來可能
「大學四年除了讀書,還應該累積各種不同的經驗。」宜欣學姐以自身故事鼓勵同學不要替自己設限。從紐西蘭的冒險,到突尼西雅的志工服務,再到偏鄉教育的付出,她一次次用行動證明,每一段經歷都是養分,讓自己看見更多風景,也讓未來的可能性更為廣闊。
學姐也強調,在職場上,期許自己扮演「人生教練」角色,而不僅是帶領同仁追求業績。她笑說:「用新做好每一件事,當能力提升到一定程度,自然能發揮影響力。」
黃金圈理論:從「為什麼」開始
談到如何持續推動自己,學姐引用了黃金圈理論:做一件事之前,不是先想「我擁有什麼」,而是先思考「我為什麼要做」。當內心的動機被釐清,意願自然會驅動能力。學姐深信,「意願永遠優先於能力」,因為只有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努力才會有方向。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時區,慢一點,也能走到終點」學姊最後鼓勵同學。人生只有一次,該追求的標籤是自己的名字。
💡後燃計畫
是個由中山大學在校生發起並籌備中的計畫,活動內容為別具特色的兩場工作坊、四場演講與論壇及兩場大型新生交流活動。希望透過分享在校生和校友的成功經驗,展現大學生學業外的更多可能性。
(企管系大四徐晨綾撰稿 / 管院媒體編修)